027-88933327

浙江省虚拟电厂相关实践

更新时间:2025-04-17   点击次数:
       浙江电网具有高外电依赖、高新能源渗透、高峰谷差压力“三高”特征,与此同时,煤电占比下降,新能源随机性加剧,极端气候下频率、电压稳定性承压。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需求侧资源已具备发挥更大价值的技术条件。虚拟电厂通过聚合空调、储能、充电桩等分散资源,可形成百万千瓦级可调能力,其“灵活聚合、精准响应”特性,正是破解新能源消纳、缓解外电依赖、平衡峰谷矛盾的破局利剑,成为浙江破解电力保供难题、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
       2021年6月,浙江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电力需求响应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等项目试点示范。近年来,浙江紧密结合本省用电特征和资源禀赋,构建省-地多层级资源管理体系,开展杭州、嘉兴、宁波、金华等地市级二级虚拟电厂建设,汇集储能、空调、5G基站、充电桩、可调负荷等用户侧资源,打造虚拟电厂参与快速调频试点,全面构建“源荷耦合,立体化体系”为特征的浙江省级虚拟电厂示范工程。
       目前,浙江已有14家虚拟电厂接入新型负荷管理系统,累计聚合用户1455户,实现资源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与市场化机制,浙江虚拟电厂在电力保供、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灵活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浙江样板”。
       前期,国网浙江电力先试先行,积极探索第三方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为虚拟电厂良性发展寻找稳定土壤。促请浙江省能监办出台《关于浙江省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电力辅助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基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发上线第三方辅助服务功能模块,实现业务全线上流转;畅通第三方辅助服务业务咨询、申诉渠道,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用户体验。
       为充分发挥虚拟电厂各类资源在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保供作用,《2024年浙江省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充电桩、用户侧储能、自备电厂等离散资源纳入虚拟电厂1.0建设范围。在用电紧张期间,积极组织用户侧储能、充电桩等灵活资源参与需求响应开展削峰,确保虚拟电厂在电力保供中发挥实效。
       截至2024年底,浙江虚拟电厂已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负荷及充电桩等资源,总接入规模达280万千瓦。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累计交易次数已达削峰45天、填谷23天,累计交易电量1355万千瓦时,有效支撑电网供需平衡。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组织用户侧储能、充电桩等灵活资源参与需求响应,累计参与需求响应5次,累计互动二级用户9097户次。
       后续浙江将开展面向多市场交易的用户侧虚拟电厂有序聚合及优化控制技术、主动支撑型虚拟电厂集群安全协同调控技术等虚拟电厂相关的先进技术研究;并打造一批虚拟电厂示范项目,持续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提升虚拟电厂资源聚合水平、完善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提升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水平。
       据规划,到“十四五”末,通过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电力市场等多元化途径,虚拟电厂将成为支撑浙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清洁低碳、经济高效运行的有效载体,进而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助推浙江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
公司总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
电话:027-88933327
武汉华电科仪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潭路2号
电话:027-88933327
  • 官网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